頭暈時打保齡球或許有意想不到的賽果 Bowling
你試過在頭暈的時候打保齡球嗎? 相信大家都沒有試過,影片中的人在極度頭暈的情況下打保齡,結果有一個意想不到的賽果,快去看看吧!
FlashGame123(小遊戲)推薦給你玩:3D保龄球-3D Bowling
http://flashgame123.blogspot.com/2011/07/3d-bowling.html
俄羅斯大叔手持衝鋒槍坐公交車 Gun
不是吧!在俄羅斯的繁忙交通裡,你想做公交車,就要好像這位大叔一樣,手持衝鋒槍才可以上車!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JRngu2yTfBE
影片相關遊戲:CS衝鋒鎗特訓營
830VDO小提示:
什麼是衝鋒槍?
衝鋒槍英文名字叫Submachine Gun,按照《兵器工業科學技術辭典——輕武器》中的定義,衝鋒槍是“單兵雙手握持發射手槍彈的輕型全自動槍”,衝鋒槍通常刺指雙手持握、發射手槍子彈的單兵連發槍械,曾被稱作“手提機關槍”。它是介於手槍和機槍之間的武器,比步槍短小輕便,便於突然開火,射速高,火力猛,適用於近戰或衝鋒,因而得名“衝鋒槍”。
![]() |
手持衝鋒槍的中國女警 |
世界上第一支衝鋒槍的發明:
世界上第一支衝鋒槍是意大利陸軍上校B·A·列維里於1914年設計發明的維拉·佩羅薩衝鋒槍。該槍為雙管自動槍,發射9毫米手槍彈,由於該槍射速太高(3000發/分),精度很差,又較笨重,不適合單兵使用,所以不太受歡迎,不過佩羅薩其實是要作為超輕型的機槍使用。後來德國人施邁塞爾(Hugo Schmeisser)在1918年設計的MP18衝鋒槍被認為是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衝鋒槍。
衝鋒槍性能與特點
常規衝鋒槍是一種以雙手握持、使用手槍彈的全自動武器。70年代以後,特別是80年代末以來,使用小口徑步槍彈的短槍管自動(突擊)步槍和集手槍、衝鋒槍、步槍性能於一身的個人自衛武器也被劃歸為衝鋒槍範疇。
衝鋒槍的主要特點是:
比步槍短小輕便
採用短槍管,槍托通常可以伸縮或折疊,便於在有限空間內操作和突然開火。現代 衝鋒槍衝鋒槍打開槍托時全槍長550~750mm,槍托折疊後全槍長450~650mm;普通衝鋒槍的全槍質量一般為3kg左右,輕型或微型沖鋒槍一般在2kg以下。火力猛
大多數衝鋒槍採用30~40發容彈量的直彈匣或弧形彈匣供彈,少數採用50、100發螺旋式彈匣或70、100發彈鼓供彈。戰鬥射速單發時約為40發/min,連發時約為100~120發/min。大多數衝鋒槍使用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該彈具有較大的停止作用和良好的內外彈道綜合性能,能夠滿足近距離作戰的需要。採用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
絕大多數衝鋒槍採用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開膛待擊式擊發方式,以利於簡化結構、槍管冷卻和防止槍彈自燃。結構簡單,造價低,便於大量生產。通常裝有小握把,或由彈匣座兼作前握把,便於射擊操作。現時世界各國裝備衝鋒槍情況
目前,世界各國裝備的衝鋒槍包括有普通衝鋒槍、輕型或微型沖鋒槍,以及短槍管自動步槍和個人自衛武器。衝鋒槍的口徑以9mm為主,還有5.45mm、5.56mm、5.7mm、7.62mm、7.65mm、10mm和11.43mm等。
俄羅斯:現在仍沿用70年代換裝的5.45mmAKCУ-74式衝鋒槍和50年代開始裝備的斯捷奇金9mm衝鋒手槍(亦稱自動手槍)。
美國:現場沿用70年代裝備的英格拉姆衝鋒槍、柯爾特衝鋒槍和魯格 AC-556式衝鋒槍。80年代中期和後期相繼裝備了韋弗PKS-9、卡利科9mm衝鋒槍。
英國:現在沿用40年代開始裝備的司登MKⅡ式、MKⅢ式、MKⅥ式、斯特林 L2A3式和L34A1式衝鋒槍,90年代初研製成功布什曼9mm個人自衛武器。
德國:最早將衝鋒槍裝備軍隊的國家,目前除了沿用70年代開始裝備的HKMP5系列9mm衝鋒槍之外,還生產裝備MP5/10式和HK53式等新型沖鋒槍。
比《忐忑》還要忐忑的神曲 (外國版忐忑) Aziza Mustafa Zadeh-Inspiration
大家還記得曾經爆紅網絡的《忐忑》神曲嗎?現在來聽聽外國版的《忐忑》神曲吧!對比一下那個比較神,個人認為,中國版的比較神!你們認為呢???
中國版:龔琳娜-忐忑 高清現場演繹版
有關於Aziza Mustafa Zadeh的介紹

歌手名:Aziza Mustafa Zadeh
歌名:Inspiration
歌手:阿塞拜疆人
聽Aziza Mustafa Zadeh,即使是寧靜沉思的旋律也掩蓋不了內裡蘊涵的激情。
這個年輕美麗的女子,從小就是音樂天才兒童,出生於阿塞拜疆的首都Baku的一個音樂世家。
父親是阿塞拜疆著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以創作融合了爵士和傳統的阿塞拜疆Mugam(一種複雜的傳統音樂詩歌表現形式)的音樂作品而聞名。
她的母親Eliza Mustafa Zadeh是一個來自格魯吉亞受過古典音樂訓練的歌唱家。
還是孩童的時候,Aziza就非常喜歡各種藝術形式:舞蹈、繪畫和唱歌。
3歲開始彈鋼琴並與她父親一起在公眾面前演出,即興演唱,最終她最出色的才能顯現在她的鋼琴演奏方面。
Aziza Mustafa Zadeh在14歲舉辦了她的第一場音樂會。
17歲Aziza在華盛頓,以她個人特有的帶著Mugam風格來演奏Monk的作品而獲得了Thelonious Monk鋼琴比賽大獎。
1991年發行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首張專輯Aziza Mustafa Zadeh,混合了她的民族音樂根源以及古典和爵士元素,獲得了德國Echo大獎以及德國Phono協會頒發的爵士大獎。
被許多知名音樂人士譽為一個既是作曲家又是表演家的天才,她的音樂讓人們感知到她的民族文化,聽到了阿塞拜疆。
龔琳娜-忐忑 高清現場演繹版
830VDO 小提示:
有關於歌曲忐忑的介紹:
《忐忑》由成名歌唱家龔琳娜演唱,作曲為龔琳娜丈夫老鑼(Robert Zollitsch),此曲以笙、笛、提琴、揚琴等樂器伴奏,運用戲曲鑼鼓經作為唱詞,融合老旦、老生、黑頭、花旦等多種音色,在極其快速的節奏中變化無窮,誇張變形,獨具新意。因其節奏變化多端,表演誇張,歌詞神秘等因素,被網絡賦予娛樂色彩,廣大網友稱之為「神曲」。
忐忑這首歌曲成名經過:
《忐忑》第一次演唱是在龔琳娜的老師鄒文琴的音樂會上,因為此次演唱,龔琳娜被推薦到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2010年北京新春音樂會。此次音樂會在CCTV-音樂頻道播出,在音樂會上的演唱視頻是網絡上流傳的《忐忑》最早的視頻。2010年3月曾在深圳「南山保利藝術講堂」講解「藝術民歌」路線時示範演唱《忐忑》,但觀眾反應不大,6月又在保利劇院舉辦相思染民歌傳奇音樂會,並演唱《忐忑》。下半年,《忐忑》視頻被網友轉傳到各大視頻網站,點擊量激增,借助網絡的放大作用,加以杜汶澤、王菲等明星的「推波助瀾」,由此爆紅,並不斷被翻唱。2010年12月31日晚,龔琳娜受邀參加湖南衛視跨年音樂會,盛裝演唱《忐忑》,知名度更上層樓。
忐忑為什麼叫做神曲??
這首歌之所以被稱為「神曲」,首先是難度大,音域廣,節奏和音色變化無窮,沒有神一般的實力是唱不好的;其次是歌詞,因為唱出來的只有「嗯,啊,唉,喲……」和一些「哪個嘀哪個咚」聽不清的句子。而龔琳娜演唱時,眼睛一會瞪得圓溜溜,一會又瞇成一條線,還不時用力甩頭、扭腰,被網友們形容為「很給力」。
被稱為神曲的歌,一般曲調有異於主流歌曲,多數比較激昂;有一種慾望發洩的感覺;歌手的聲音粗獷。廣義上講,流行的特別好聽或特別難聽的歌曲,都可以寬泛地稱之為神曲。
忐忑歌詞:
ā...a....ǎ...a..哦!ā...a....ǎ...a..哦誒!阿的弟,阿的刀,阿的大的提的刀。阿的弟,啊得提大刀。ā...a....ǎ...a..哦!ā...a....ǎ...a..哦誒!阿的弟,阿的刀,阿的大的提的刀。阿的弟,啊得提大刀。
啊~~~~~~~~~~~~~~~~~~~~~~~~~~~~~~~~~~~~~~~~~~~~~~~~~~
啊伊呀伊呦,啊伊呀伊呦,阿弟可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啊伊呀伊呦。
ā...a....ǎ...a..哦!ā...a....ǎ...a..哦誒!阿的弟,阿的刀,阿的大的提的刀。阿的弟,啊得提大刀。ā...a....ǎ...a..哦!ā...a....ǎ...a..哦誒!阿的弟,阿的刀,阿的大的提的刀。阿的弟,啊得提大刀。
啊~~~~~~~~~~~~~~~~~~~~~~~~~~~~~~~~~~~~~~~~~~~~~~~~~~
啊伊呀伊呦,啊伊呀伊呦,阿弟可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啊伊呀伊呦。
(音樂伴奏)
啊伊呀伊啊伊呀伊啊伊啊伊啊伊呀,阿弟可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啊伊哦呦。
(音樂伴奏)
大米要米大米要米大米咱們家裡哪還一耳油,大米要米大米要米大米咱們家裡哪裡還會有。
大姨大姨大姨大姨大姨大姨大姨大姨大姨大姨大姨大姨大姨大姨大姨給了一刀。
啊~~~~~~~~~啊誒!啊伊呀伊呦。
啊~~~~~~~~~~~腰,啊~~~~~~~~~~啊伊呀伊呦,嘿呦!
ā...a....ǎ...a..哦!ā...a....ǎ...a..哦誒!阿的弟,阿的刀,阿的大的提的刀。阿的弟,啊得提大刀。ā...a....ǎ...a..哦!ā...a....ǎ...a..哦誒!阿的弟,阿的刀,阿的大的提的刀。阿的弟,啊得提大刀。
啊~~~~~~~~~~~~~~~~~~~~~~~~~~~~~~~~~~~~~~~~~~~~~~~~~~
啊伊呀伊呦,啊伊呀伊呦,阿弟可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阿弟可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刀,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刀。
啊伊呀伊啊伊呀伊啊伊啊伊啊伊啊伊,腰~~~~~~~~~~~~~~啊~~~~~~~~~~~~~~~~!
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他可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帶一個刀!
日本女藝妓走路怪怪的原因(意想不到) Geisha
看完之後,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如果不不知道日本女藝妓是什麼,更加應該看看短片下面介紹的文字去了解清楚!
期實,這裡沒有解釋日本女藝妓走路怪怪的原因,但是有介紹什麼是日本藝妓啊!
(看了標題被吸引的網友,不好意思啊!解答不了你們的問題)
什麼是日本藝妓呢?讓830VDO告訴你吧!

日本藝妓由來:
藝妓是日本一種傳統職業 ,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妓全部是男性,他們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18世紀中葉,藝妓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這一傳統也一直沿襲至今。藝妓並非妓女。她們的交易是滿足男人們的夢想——享樂、浪漫和佔有慾。通常與她們交易的,都是上層社會有錢有勢的男人。 在昂貴的餐廳和茶舍裡,談論生意的男人們喜歡請一位藝妓相伴,為他們斟酒上菜,調節氣氛,而這最少也要花費1千美元。今天,仍有少數女性抱著浪漫的幻想以及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加入藝妓行業。但在二戰以前,絕大部分藝妓是為了生計,被迫從事這一職業的。二戰前的日本,擁有一個能夠隨叫隨到的藝伎是個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很多有錢人也爭風吃醋,競相力捧自己喜歡的藝伎。
日本各地對藝妓的稱呼略有不同:
在東京等關東地區稱為「芸者(,Geisha)」,見習階段稱「半玉」、「雛妓」;
在京都、大阪等關西地區則稱為「芸妓」(或寫為「芸子」,皆讀為,Geiko)」,見習階段稱「舞妓(或寫為「舞子」,皆讀為,Maiko)」。
自明治時代開始也有「芸妓(,Geigi)」這種讀法。歐美世界則以關東文化為主,皆本於「Geisha」此讀法來轉譯。
藝妓的著裝:
藝妓的髮型以稱為「島田髷」的髮型最為常見。「島田髷」的起源有3說:
1. 江戶時代,東海道島田宿(「宿」指宿場)的「遊女」之間開始流行。
2. 寬永年間,歌舞伎演員島田万吉開始梳結。
3. 日語「締めた」的發音所轉變而來。
藝妓的服裝是十分華麗的和服,做工、質地和裝飾都十分上成,因此也異常昂貴,一般在50萬日元以上,有的甚至達100萬日元。京都舞妓的服裝更是著名,以懸落飄逸,稱為「だらりの帯」的華麗腰帶為其特色。這種腰帶甚至可長達5公尺,重量相當沈重,紮束之間需要相當大的力氣,所以常常由稱為「男衆」的男性僕役來幫忙。
舞妓的特殊穿著與化妝舞妓及年輕的藝妓所穿之和服稱為「裾引き」,從腰帶到裙擺間的一段稱為「褄」。在外行走時,舞妓及年輕的藝妓一定會將左手壓在這一段上面,有「賣藝不賣身」的含意。
儘管藝妓的服裝被歸類為和服,但事實上卻與一般的和服有一定的區別。一般的和服後領很高,通常能把婦女的脖頸遮蓋得嚴嚴實實,而藝妓所穿著的和服的衣領卻開得很大,並且特意向後傾斜,讓藝妓的脖頸全部外露。這可能是因為女子的脖頸只後背脊椎被日本男人認為是性感的標誌。
藝妓化妝也十分講究,濃妝的施用有特殊的程序,用料也以傳統原料為主。最醒目的是,藝妓會用一種液狀的白色顏料均勻塗滿臉部、頸項(但邊緣會刻意留下自然的膚色),因此看起來猶如雕飾華美的人偶一般。
藝妓出勤赴宴時,會有提著三味線琴箱的男衆隨侍在側,除了為因盛裝而行動不便的藝妓打點瑣事之外,也負責保護藝妓,避免受到喝醉的酒客、登徒子的騷擾。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