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對光棍節真情感言(搞笑+感動) 超級光棍節 2011 Singles Day
今天是2011年,11月11日,百年一遇的超級光棍節啊!你還是光棍啊!不用怕,世界上還有很多人跟你一樣都是單身啊!你必須知道"剩者為王"這個知道啊!來看看一些大學生對光棍節真情感言吧!我相信,你把影片看完一定會有感觸的!這裡我送上十二個創意光棍節慶祝方式,光棍節可以過得好開心!
光棍節簡介:
光棍節(Singles Day)是一種流傳於年輕人的娛樂性節日,以慶祝自己仍是單身一族為傲(「光棍」的意思便是「單身」)。光棍節產生於校園,並通過網絡等媒介傳播,逐漸形成了一種光棍節的文化。1月1日是小光棍節,1月11日和11月1日是中光棍節,而11月11日由於有4個1,所以被稱為大光棍節,一般光棍節則指11月11日的大光棍節。帶11尾年份的11月11日是超級光棍節,例如11年11月11日。1111年11月11日是萬年一遇的頂級
光棍節,2011年11月11日是本世紀百年一遇的超級光棍節!
光棍節由來:
光棍節的來歷有多種說法,廣為認可的是起源於南大。1993年,南京大學「名草無主」寢室四個大四學生每晚舉行「臥談」,一段時間臥談的主題都是討論如何擺脫光棍狀態,臥談中創想出了以即將到來的11月11日作為「光棍節」來組織活動,從此,「光棍節」逐漸發展成為南京高校以至各地大學裡的一種校園趣味文化。隨著一批批學子告別校園,這個娛樂性節日被漸漸帶入社會,並隨著成年單身男女群體的龐大,以及群體活動和網絡媒體的傳播,光棍節在社會流行開來,並由光棍節發展出了「脫光節」。光棍節來源的其它說法或系後來編造。11月11日,光棍節,沒有哪一天比這一天更形象、更貼切了。當光棍成了「光貴」,王老五也有了黃金級和鑽石級之分的今天,「光棍節」自然而然地流行開來。「光棍」兩個字,不僅不是大齡男女的忌諱,而且在很多人眼裡也變得可愛了許多。
足球大作FIFA2012爆笑BUG集合
近日EA公司推出了足球大作FIFA2012,遊戲加入了不少新元素,特別是注目的是衝撞引擎,但是由於引擎非常利害,結果在試玩版中出現了不少BUG,這些BUG真是令人大笑一番!
上市日期:2011年9月27日
遊戲類型:運動類
開發公司:EA Sports
中文名稱:FIFA12
英文名稱:FIFA12
遊戲平台:PC/XBOX360/PS3
FIFA2012官方電腦配置要求
FIFA2012最低系統配置:
操作系統:Windows XP SP3/Windows Vista/Windows 7
處理器:Pentium 4 2.4GHz或同等級
內存:1GB
顯卡:Radeon 9500 Pro 128MB/GeForce 6600 256MB或同等級
FIFA2012官方推薦系統配置:
操作系統:Windows Vista SP2/Windows 7
處理器:Pentium 4 .2.8GHz或同等級
內存:1.5GB
顯卡:Radeon 9500 Pro 128MB/GeForce 6600 256MB或同等級
硬盤:8GB可用空間
聲卡:DX9.0c兼容
FIFA2012新遊戲系統四大特點

該系統將能夠更加準確地控制玩家在帶球進攻時腳觸球的位置,從而使球員能夠在更狹小的空間中更自如地進行盤帶。
2.防守策略系統
除了創新的進攻模式外,為了遊戲的平衡,遊戲在防守方面也得到了加強。和進攻策略相對應,防守方面也加入了全新的策略,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斷球和鏟球。
3.球員智商系統
球員自身的自我意識以及資質能夠使球員更好地將身體素質和技巧結合起來,給隊友以支持。例如,如果某位球員擁有寬闊的視野,那麼他就可能傳出更加精彩的直塞球。皇馬的卡卡就是很典型的這樣的球員。在球隊進攻時,進攻方式的選擇也會基於球員的身體素質,帶來更加真實的比賽。
4.生涯系統
生涯系統將基於球員在真實世界中的故事。球員士氣、聯賽排名等都會對球員產生影響。球員將會遇到更多的選擇,而這些選擇都會在球場上產生相應的變化。
EA《FIFA》系列執行製作人Kaz Makita說:「《FIFA 12》中的變化是完善性的改變,並非根本性的改變。為了製作一部有史以來最為真實的《FIFA》作品,我們使用了最新的『球員衝撞引擎』,以保證為玩家帶來最真切的感受。」
FIFA2012新增7大亮點
職業球員智力:
CPU球員被注入的自我意識和能力,使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決策能力以及屬性的長處和自己的隊友。球員誰擁有特殊的眼光,例如,會看到球的機會,通過其他球員不會。皇家馬德里的卡卡將更有可能挑選出一個運行的隊友比遠視力較差的球員。此外,球隊將因他們的攻擊優勢的基礎上,他們的球員在球場上,並在對方球員的弱點,創造一個更加真實的體驗和更大的各種比賽。
戰術衛冕:
重新設計的機制,從根本上改變了防守的方法來捍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攔截傳球和解決在正確的時刻。戰術和時機是至關重要的。
真實的受傷:
玩家之間的接觸影響發動機監控球員在實時,分析力的碰撞和影響身體檢測真正受傷,創造了更深入更具挑戰性的職業模式。管理新類型的傷害和危險發送一個球員在球場上誰沒有完全癒合。
衝撞引擎:
兩年的發展,是建立新的物理引擎,提供真實的肉體在球場上的每一次互動。體驗無限的各種自然和可信的結果在每一個接觸。玩家感覺更彈性的球,推,拉藏在爭取,輕的挑戰和恢復更加容易,維護其自然的勢頭。
精密運球:
享受新的方法來取對手,更多的時間在球上做出決定,並完全控制了比賽節奏。
完整的球隊 :
超過500隊官方授權的隊伍和超過15000的球員。
新的評術員:
這是第一次,兩個廣播球隊將精選 - Martin Tyler and Alan Smith and Clive Tyldesley and Andy Townsend。球迷們可以定製自己喜歡的音頻評論員任何比賽。
原來這才是iPhone真正的由來(iPhone用戶快看)
網友對影片部分翻譯(830VDO修改版)
墨西哥灣的漏油事件是因為海底有iPhone資源,這些iPhone資源是外星人留下來的。所謂蘋果都是陰謀, 這一切也由Obama控制著 。
在1997年,科學家Jaque-yves Cousteau在墨西哥灣發現有好多東西沉在海底裡,這些東西包括了iPhone。然後,這位科學家在他的日記中記錄了他的發現以及後續的推測。
科學家Jaque-yves Cousteau去世後,他的日記被慈善拍賣,得者就是現在的Apple創始人。恰巧日記拍得者Steve Jobs之後創立了Apple這個品牌。
後來,根據對科學家日記的調查,瞭解到,其對當時在墨西哥灣發現的東西,科學家推測是外星文明科技的產物。
不巧在墨西哥灣油污事件的處理上,Apple由於控股,所以參與了事件。
緊接著iPhone就出現了。Apple接下來開始瞄上地球上iPhone來源的第二個地方(此地方的描述來源於日記),裡海,位於俄羅斯附近。
這段視頻最後說,要俄羅斯人民能夠自覺自願的向Apple抗議,將地球外星文明之手從俄羅斯人民身上拿開。
俄羅斯大叔手持衝鋒槍坐公交車 Gun
不是吧!在俄羅斯的繁忙交通裡,你想做公交車,就要好像這位大叔一樣,手持衝鋒槍才可以上車!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JRngu2yTfBE
影片相關遊戲:CS衝鋒鎗特訓營
830VDO小提示:
什麼是衝鋒槍?
衝鋒槍英文名字叫Submachine Gun,按照《兵器工業科學技術辭典——輕武器》中的定義,衝鋒槍是“單兵雙手握持發射手槍彈的輕型全自動槍”,衝鋒槍通常刺指雙手持握、發射手槍子彈的單兵連發槍械,曾被稱作“手提機關槍”。它是介於手槍和機槍之間的武器,比步槍短小輕便,便於突然開火,射速高,火力猛,適用於近戰或衝鋒,因而得名“衝鋒槍”。
![]() |
手持衝鋒槍的中國女警 |
世界上第一支衝鋒槍的發明:
世界上第一支衝鋒槍是意大利陸軍上校B·A·列維里於1914年設計發明的維拉·佩羅薩衝鋒槍。該槍為雙管自動槍,發射9毫米手槍彈,由於該槍射速太高(3000發/分),精度很差,又較笨重,不適合單兵使用,所以不太受歡迎,不過佩羅薩其實是要作為超輕型的機槍使用。後來德國人施邁塞爾(Hugo Schmeisser)在1918年設計的MP18衝鋒槍被認為是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衝鋒槍。
衝鋒槍性能與特點
常規衝鋒槍是一種以雙手握持、使用手槍彈的全自動武器。70年代以後,特別是80年代末以來,使用小口徑步槍彈的短槍管自動(突擊)步槍和集手槍、衝鋒槍、步槍性能於一身的個人自衛武器也被劃歸為衝鋒槍範疇。
衝鋒槍的主要特點是:
比步槍短小輕便
採用短槍管,槍托通常可以伸縮或折疊,便於在有限空間內操作和突然開火。現代 衝鋒槍衝鋒槍打開槍托時全槍長550~750mm,槍托折疊後全槍長450~650mm;普通衝鋒槍的全槍質量一般為3kg左右,輕型或微型沖鋒槍一般在2kg以下。火力猛
大多數衝鋒槍採用30~40發容彈量的直彈匣或弧形彈匣供彈,少數採用50、100發螺旋式彈匣或70、100發彈鼓供彈。戰鬥射速單發時約為40發/min,連發時約為100~120發/min。大多數衝鋒槍使用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該彈具有較大的停止作用和良好的內外彈道綜合性能,能夠滿足近距離作戰的需要。採用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
絕大多數衝鋒槍採用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開膛待擊式擊發方式,以利於簡化結構、槍管冷卻和防止槍彈自燃。結構簡單,造價低,便於大量生產。通常裝有小握把,或由彈匣座兼作前握把,便於射擊操作。現時世界各國裝備衝鋒槍情況
目前,世界各國裝備的衝鋒槍包括有普通衝鋒槍、輕型或微型沖鋒槍,以及短槍管自動步槍和個人自衛武器。衝鋒槍的口徑以9mm為主,還有5.45mm、5.56mm、5.7mm、7.62mm、7.65mm、10mm和11.43mm等。
俄羅斯:現在仍沿用70年代換裝的5.45mmAKCУ-74式衝鋒槍和50年代開始裝備的斯捷奇金9mm衝鋒手槍(亦稱自動手槍)。
美國:現場沿用70年代裝備的英格拉姆衝鋒槍、柯爾特衝鋒槍和魯格 AC-556式衝鋒槍。80年代中期和後期相繼裝備了韋弗PKS-9、卡利科9mm衝鋒槍。
英國:現在沿用40年代開始裝備的司登MKⅡ式、MKⅢ式、MKⅥ式、斯特林 L2A3式和L34A1式衝鋒槍,90年代初研製成功布什曼9mm個人自衛武器。
德國:最早將衝鋒槍裝備軍隊的國家,目前除了沿用70年代開始裝備的HKMP5系列9mm衝鋒槍之外,還生產裝備MP5/10式和HK53式等新型沖鋒槍。
訂閱:
文章 (Atom)